網頁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中油的新進人員心得報告108.3.18~108.4.18

       進到中油都一個月了,在許多長官及學長的諄諄教誨及殷殷期盼下,學到了不少專業技
能及能在中油生存的一些基本規則,收穫不可謂不大。現就將這些所得以記憶所及的部分作些許的歸納。 
   這裡先說明一下桃園煉油廠的起源:煉油廠於民國59年開始籌劃,民國65年建廠完成進油試爐,民國66年4月開始正式生產,可供應北部地區所需之油料。民國65年初建立TOP1時的煉量為100,000桶/日,民國83年經完成去瓶頸工程及增建第二座蒸餾工場後,目前原油處理能量可達每日200,000桶。並於8年後民國91年欲改型煉製結構以增產汽油,故再增設重油裂解及烷化工場。現有主要設備有常壓蒸餾、媒組、加氫脫硫、航空燃油加氫脫硫、重油脫硫、真空蒸餾、真空製氣油加氫脫硫、輕石油腦異構化、氫氣、硫磺回收、重油轉化及烷化等煉油設備。 

   由於本人目前被分派到煉製三組,故再針對煉製三組作個簡介:煉製三組於民國88年建廠,於民國90年竣工,其成立時間為民國91年6月,其製程專利是使用美國Exxon R&E公司的Flexicracking ⅢR專利製程,工場由Exxon R&E及日本TOYO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共同負責基本設計,由韓國LG E&C工程公司負責細部工程設計及建造施工,其製程的目的是要將燃料油轉化成為丙烯、液化石油氣、汽油及輕循環油(LCO)等高價值產品,其設計煉量為每日處理50,000桶的低硫燃油(LSFO)與脫硫真空製氣油(H/T VGO)混合進料。 煉製三組的工場建制分為裂解與處理兩大部份,並劃分為兩間工場,分別為裂解部份的重油轉化工場及處理部份的轉化處理工場,其下再細分為數區。重油轉化工場下轄有區碼為7100的反應再生區、7200的再生器頂部氣體區、7600的濕氣洗滌區及7338的分餾塔區。而轉化處理工場下轄有區碼為7339的輕餾份區、7340的丙烯分餾區、7400的LPG與汽油鹼液處理區、7500的酸水汽提區、7700的C3處理區、7800的胺液再生及區界內公用區、7900的區界外公用區及8000的加氫脫硫區。 
    因為本人被分到煉三後段,故再針對轉化處理工場區碼為7339到7900的部份作個說明;區碼為7339的輕餾份區其主要設備有濕氣壓縮機、吸收/去乙烷塔、去丁烷塔、C3/C4分離塔、燃料氣與LPG胺液吸收塔等設備,此區目的是要處理分餾塔頂輕質油蒸氣,再加以分離各成分。區碼為7340的丙烯分餾區其主要設備有2座丙烯分餾塔(T-7376 A/B),此區目的是為了回收最大量高純度 99.8% 聚合級丙烯。區碼為7400的LPG萃取及鹼液處理區,其主要設備有LPG鹼洗塔、LPG水洗塔及廢鹼氧化塔,其目的是為了移除LPG中的硫化物(H2S及RSH),使 LPG符合產品規範。而7500區為酸水汽提區,其主要設備是酸水汽提塔,這區的目的是要處理從各區(如分餾塔、輕餾份、丙烯分離及胺液再生等)的酸水,以送回製程區作為洗滌水再利用,部分排放至廢水工場。7700區是C3處理區,主要設備為丙烯處理器(R-7701 A/B),此區的目的是要將C3/C4分離塔頂來的富丙烯液,移除水分及羰基硫(COS),以符合聚合級丙烯品質要求。7800區是胺液再生區,主要設備有胺液再生塔與胺液過濾設備,此區的目的為處理燃料氣吸收塔與LPG吸收塔來的富胺液。7900區為公用系統區,其主要設備有冷卻水、超純水、工業用水、蒸氣、燃氣、儀器空氣與動力空氣等分配系統、製程廢氣排放系統、廢油收集系統、廢鹼液、廢酸水等相關排放收集系統,以及製程中流體化觸媒用之乾燥空氣與氮氣生產單元及其分配系統等。 
    這次本人先針對製程的部份做大略的報告,未來的日子還很長,本人將會循序漸進的消化所學,顯現在將來的報告中。
                                                      
                                                         撰文:葉守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